一、冠脉CTA诊断图像质量要求
● 心脏冠状动脉 CT血管成像技术规范化应用中国指南: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学组;《中华放射学杂志》心脏冠状动脉多排CT临床应用指南写作专家组
1. 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∶(1)优秀∶可诊断的冠状动脉(直径≥1.5 mm)节段中的90%(15个节段中的13个节段)没有伪影,能够诊断;(2)良好;可诊断的冠状动脉节段中的80%(15个节段中的12个节段)没有伪影,能够诊断;(3)中等;可诊断的冠状动脉节段中的70%(15个节段中的11个节段)没有伪影,能够诊断;(4)差∶可诊断的冠状动脉节段中的60%(15个节段中的9个节段)没有伪影,能够诊断。
2. 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∶(1)确保冠状动脉和心脏扫描范围的完整性;(2)冠状动脉CT值最佳范围300~450 HU,特别注意冠状动脉远端是否有满意的增强;(3)图像噪声∶测量主动脉根部图像的CT值标准差(SD值)作为图像噪声,<20 HU为优秀,20~30 HU为良好,>30HU为图像质量差,>40HU为检查失败(图像不能评估)。推荐目标控制在20~30 HU以下,推荐使用迭代重建降低图像噪声。
二、影响CCTA扫描的关键因素
1、对比度与CCTA图像质量:图像噪声的增加可以通过对比增强来平衡对比剂的增强程度与器官/血管中碘的量直接相关
碘流率=对比剂浓度×注射速率
2、CCTA对比增强的关键影响因素:相同扫描条件下,不同浓度对比剂强化程度∶主动脉不同的增强效果
3、提高碘流率两种方法之提高对比剂浓度:浓度提高 => 碘流率提高——达峰时间提前、峰值明显升高(注射速率、碘总量相同)
4、提高碘流率两种途径之提高注射速率:流速提高=>碘流率提高——达峰时间提前、峰值明显升高(对比剂浓度、总量相同)
来源:《高浓度碘对比剂应用解读》课程。
声明: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,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。
- 还没有人评论,欢迎说说您的想法!